第五十四章 难忘的元宵节

点错鸳鸯谱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联想中文网 www.lxzw.net,最快更新明末最新章节!

    到了火药作坊之后,自有一个壮妇迎了上来,她是邓禹的老婆邓氏,有一次沈朗去她家吃饭时,偶尔发现她能力不错,就让她负责火药作坊这一块了。反正作坊内都是些女人,女人管女人正合适。

    “大人来了啊——”邓氏躬身施了一礼道。“嗯——”沈朗点了点头道:“这些天火药做的怎么样——”“很不错呢,一来是简单,二来大人又给了那么高的工钱,所以姐妹们干起来都是很欢——”

    邓氏笑呵呵的道。能够有机会赚钱,而且还不是一笔小钱,这些女人是个个干劲十足。至于邓氏,那就拿的更多了!

    沈朗看了一遍之后也觉得满意,短短几天时间,已经加工出火药数百公斤了。而定装纸筒的工作也是做的完全符合标准。不过这个事关重大,沈朗还是强调道:“每一根定装纸筒的药量都必须过秤相同,就要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!这点上,你要监督好。”

    邓氏笑着道:“请大人放心,绝对一模一样。”沈朗点了点头。然后又叮嘱了几句,特别是关于安全方面的问题,要知道生产火药的地方是很容易发生事故的。沈朗可不想※∠,以后一群大老爷们找他要老婆!离开作坊之后,沈朗回到了总旗大厅。时间还过得真快,再过一天就是正月十五了,也就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元宵节。

    作为沈朗来到三里堡的第一个元宵节,沈朗决定要好好地热闹一下,要让所有三里堡的人都记住这一天,要让所有三里堡的人都感到身为三里堡人的幸福!而所有的三里堡住户们也都期待着这一天了,因为沈朗早就放出话来,这次的元宵节会与众不同,会好好地喜庆喜庆。

    元宵节终于到了,这天天公也作美,接连几日的下雪天气竟然停了,气温也有所回升。所以天一黑,众人就都是从各自的屋子里出来,向总旗大厅而来,可是走在路上,他们就感觉到了节日的气氛。在宽敞整洁的街面上,竟然挂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大红灯笼。远看就像一条流光溢彩的彩河!

    而且这些灯笼实在是漂亮,都以竹蔑纱绢制成,花式奇巧、五彩玲珑。形状也是应有尽有,像什么花草虫鱼,飞禽走兽,是美不胜收。甚至里面还有一些是几个灯笼内容上下联系的故事灯笼,像什么卧冰求鲤,孟母三迁,岳飞刺字,火烧博望坡这样的富有寓意的小故事。

    于是众人都是边走边看,看见有自己喜欢的更是停下来慢慢地看。有领着小孩的还会边看边和自己的孩子解说,而这样的解说对于小孩子来说是特别容易记住的。这就是十分高明的寓教于乐了!

    而那些军士们则更是爱看和战争有关的故事,诸如岳飞刺字,火烧博望坡这样的故事。都是个个看得津津有味!在众多的故事当中,沈朗还特意安排了一个鲁班成神的故事。以此来表达提高匠户地位的意愿,而这也确实起到了效果,所有在这些灯笼前经过的匠户们,无论是造枪的,还是打制盔甲的,都是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脯。

    其实灯笼还可以配上各式各样的灯谜的,那样就会更加有趣。不过以沈朗想来,这些人的水平看图还凑合,要是猜谜的话怕是猜到天亮都不行。所以沈朗只能遗憾的放弃了。

    一路上众人走走看看,等到到了总旗大厅时,都已是满面笑容了。这种喜庆的节日,沈朗自然是不会像后世的一些领导一样,来上一篇长篇大论的。因为今晚大伙需要的是娱乐,而不是听你作报告!所以沈朗说的内容言简意赅。第一,各家各户每人都是发一身新衣。过新年穿新衣嘛!等到闹元宵结束后就可以上台来领取。就连各家各户的小孩子也是崭新的一身新衣!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拉二户没日没夜赶工的裁缝了。至于那些军士则不必说了,都是一身崭新的鸳鸯战袄。

    第二,今晚会有的重头戏,沈朗是一一道来,诸如河南坠子‘十大劝’。皮影戏,魔术表演等等。最后,沈朗还特意强调了一下,一个时辰之后,会有激动人心的烟花表演。在各自娱乐之前,沈朗先是带领大家唱起了三里堡之歌。“我们的三里堡,多么的漂亮……”

    这首歌也是出自沈朗的手笔,取材于后世一首著名的歌曲,作为一个国家会有国歌,作为三里堡也应该有自己的堡歌。这也是提高凝聚力和自豪感的一种方式。在众人齐声高唱三里堡之歌后,接着就是各取所需了。反正总旗大厅门前的场地也够宽敞,就分为了三大块,一块是唱戏台,而当家花旦自然是那位天天给军士们唱戏的于氏了。不过随着她天天尽职尽心的给军士们唱戏,现在大伙都不叫她于氏了,都亲切的改叫她于大姐了。

    今天她表演的是河南坠子——十大劝。这个节目也是沈朗特意指定的,因为这十大劝讲究的是行善积德,助人为乐。放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来演唱,很有劝解意义。

    只看那于大姐扬着一张大饼脸,唱的那叫一个声情并茂。时而还会扬起兰花指来增加一下感染力。

    一劝世人要行善,父母恩情比山高,在家孝敬爹和娘,胜似远处去烧香。

    二劝世人莫争强,强人做事强人当,强中自有强中手,那个强人好下场。

    三劝世人莫强财,贪的财多惹祸灾,祸降灾染人不在,为人不如少贪财。

    四劝世人心莫刁,刁里求财刁里消,来的容易失的易,因果不差半毫分。

    五劝世人莫偷骗,偷骗之人坏心田,心善勤俭过安然,那有偷骗是富汉。

    六劝世人心莫胜,胡思乱想不顶用,妙药难治冤业病,横财不发命穷人。

    七劝世人莫杀牲,生态平衡都是命,你若今生伤害他,来生必定伤你身。

    八劝世人莫生气,君子量大装天地,吃亏赐福有上天,天决不亏好心人。

    九劝世人莫忧愁,粗里胡涂渡春秋,老天与你安排就,何必劳心苦担忧。

    十劝世人心莫烦,自古世事不一般,没平地突不出山,没有苦涩怎有甜。

    今生命苦莫怨天,都是前世不良善,为了来生没罪惩,心田良善永不变。

    若是富贵没善缘,今生只是一世观,今生富贵结善缘,永保来生幸福年。

    随着于氏卖力的演唱,台下的众人也是纷纷点头“还真是这个理啊——”“嗯嗯,这些话说的在理——”众人在听的津津有味的同时,也在无形中受了一次教育。除去这个听戏台,第二热闹的就是木偶戏了,这个木偶戏是沈朗从家中特意带过来的。

    木偶戏的表演很简单,画上几个脸谱,用线在下面牵着,就会有模有样的动起来。若是在大户人家或许还不稀罕,譬如说沈朗的奶奶就是经常看的,平时是沈府的家丁没事给老太太解闷的,可是三里堡的这些人以前都是些穷军户,那见过这个啊——一个个是看的兴高采烈!

    而且沈朗安排的也都是一些他们身边的事,这样他们更是如同亲身感受。譬如说,此刻正在上演的木偶戏说的是这么一个故事。一个军官手下有一群小兵,尽管这些小兵都是过的比乞丐都不如了,可是这个军官依旧肆意克扣军饷。所以到了最后,被那些忍无可忍的小兵一顿暴打,最后求饶的故事。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,所有的观众都是融入了其中。

    一开始大家还只是看的认真,可是当演到台上那个军官得意洋洋,数着被他克扣的军饷时,台下的军户们都是握紧了拳头,怒目而视。以前他们谁没有这样的经历啊,所以现在看见了就好像看见了以前的自己。而等到看见那些小兵终于奋起反抗,把那个军官打成猪头时,连连求饶时(倒地的时候是人脸,起来的时候换成了猪头。)都是高兴的把巴掌都拍红了。有些特别入戏的还在高喊“揍死这个狗日的!”

    看着这一幕,沈朗也笑了。他就要通过这样的节目,来宣扬一种正气,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。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!而大人们在看节目,小孩们却都在放爆竹,这些爆竹是沈朗特意安排火药作坊赶制的,大约每家小孩都能分到十几个。

    于是大人们津津有味的看戏,而小孩子们却是放的不亦乐乎,当然,这些爆竹的威力沈朗是严格控制的,既可以让孩子们玩得高兴又不至于伤害到他们。而随着不时响起的爆竹声,和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更是增添了喜庆的气氛。提醒着大家今天是元宵佳节!

    当然,人最多的地方,却是魔术表演台了。倒不是因为这些魔术是沈朗亲自表演的,而是因为这些戏法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,(他们不叫魔术叫做戏法。)把他们给雷的是个个里焦外嫩!

    譬如说刚才表演的一个节目叫做烧不断的棉线。在表演之前,棉线什么的沈朗都是让台下的人先行验过。然后才开始表演,其实这个节目很简单,取一根棉线两端固定,中间穿了一枚铜钱。然后开始点火烧棉线,可是一直等到棉线都烧成灰了,铜钱硬是没有掉下来。这样的节目就是放在后世的一些偏僻地方都是具有很强的迷惑力的,更何况是四百年前的大明边地呢——所以台下的观众一个个是看的眼珠子都瞪出来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