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意外来客

点错鸳鸯谱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联想中文网 www.lxzw.net,最快更新明末最新章节!

    当然,骨粉的加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,从石磨中出来的骨粉还只是半成品,还要经过三道工序的加工,并且添加入一种药材才能发挥作用。而负责这三道工序加工的,都是绝对可靠的心腹家人。而且每道工序的经手人又各不相同,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泄密。

    反正沈家老宅足够宽敞,足够使用了。三天后,一袋一袋的成品骨粉已经堆满了一间屋子,沈朗正在逐一巡视,沈大他们紧紧地跟在沈朗身边。

    “沈大,现在已经有多少成品了——”

    “回禀少爷,已经有一百石了。这还只是五天的量,看这情形,往后还会越来越多。”沈大喜滋滋的道。

    现在他对沈朗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,沈朗曾经私下里告诉他。这每一袋骨粉净重是一石,施进田里之后,就可以净增一石粮食。一石换一石!而一石骨粉满打满算成本不超过二百文,可一石粮食最少要二两银子。如果遇到灾年那就更不止了。这不就是一座金山吗!

    “嗯——”沈朗点了点头道:“通知各处的庄丁们(现在沈家的各处田地都变成了农庄,所以都改称庄丁了。)明天准备接收骨粉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——”沈大恭恭敬敬的道。

    “这几天你们都≈↙,辛苦了,我都看在眼里。”沈朗环顾了一遍身边的众人。足足有二十人之多。

    “从这个月开始,每个人的月例增加三成。以后再酌情增加!”“多谢少爷——”每个人都是面露喜色。跟着少爷就是好啊!而沈大他们四个却都是没有表现出多少欢喜,他们是瞎子吃馄饨——心中有数。这些还只是明面上的,作为负责三道核心工序的他们,和已经变相成为沈朗管家的沈四。沈朗早就许诺他们,每半年分红一次。而且那数目绝对是他们想象不到的!

    第二天,联系了马车行,二十辆满载着骨粉的大车,浩浩荡荡的出城了。这是骨粉第一次亮相,使用方法什么的别人都不知道,所以沈朗亲自带队前往。车队行驶了大半个时辰之后,第一站先到了五里屯。到了地头之后,早就黑压压的站满了人,看见了一溜大车,个个都是眉开眼笑。上次沈朗说的那两样屯田利器,早就把他们弄得心痒难搔了,今天总算是盼来了!所以还不等沈朗吩咐,已经个个自觉的开始卸货。

    “少爷,盼星星,盼月亮,总算是把你盼来了,你不知道,这些天大伙都不知道问过我多少遍了呢!”站在人群最前面的是沈管事,这会已是抓住机会,半是诉苦,半是献媚的道。

    “嗯——”沈朗点了点头。然后冲着众人笑道:“大伙的心情我理解,从现在开始,肥田粉就会持续供应了(沈朗给骨粉起的名字)。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每块地都用上!”

    接着沈朗就每亩施用多少数量,如何使用,该注意些什么事项详细的和众人说了一遍。肥田粉使用起来不复杂,很快众人就听明白了。于是按照沈朗指导的,众人将一袋袋肥田粉施进了田里。五里屯有二千多亩地,而且为了一碗水端平,这次可分配到的只有四十石。按照每亩一石的施用标准,正好是四十亩地。

    现在五里屯作为一个农庄已经是一个整体了,所以不管这些肥田粉用在哪些地上都没有什么怨言。

    “大少啊,能不能先透个底,用了这些肥田粉,今年的收成有多高啊!”说这话的还是那个老佃户,现在他和沈朗也比较熟了,所以就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。

    其实这个问题属于老生常谈,上次沈朗在改制成农庄的时候已经说过了,不过这种超出常理的事,对于已经习惯了低产量的他们来说,总觉得有些玄乎。所以现在有了机会,能再听沈朗讲一次也是好的。沈朗微微一笑,环顾了一下四周,周围都是一个个或认识或不认识的面孔,可无一例外的,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,唯恐漏掉了一个字!

    “怎么说呢——人是铁,饭是钢,一顿不吃饿得慌。对于麦子来说,也是同样的道理,这肥田粉就是它们最好的‘粮食’。所以啊,以往那些每亩一石半的产量都是老黄历了。今年不适用了——”沈朗大声的道。

    看了看已经面露喜色的众人。沈朗还打了一个风趣的比喻:“今年啊——大伙就等着躺在谷堆上睡觉吧!”

    “哗——”沈朗的话一说完,众人就是一阵欢呼!在经历过水车和压水机的事情之后,他们已经对沈朗彻底佩服了。谁要是不服,只要去田里看一看就知道了,那一片绿油油的麦苗。除了沈家的田地之外,哪里还能看到!所以现在沈朗说的话,比皇帝说的还管用。

    接着沈朗又是席地而坐,和大伙唠起了家常,主要是关于农庄的事情。沈朗知道,这些都是农庄的亲身体验者,他们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到农庄的种种好处和存在的不足,所以倾听他们的声音是十分重要的。

    现在这些人都不再害怕沈朗了,而且对于农庄带来的变化确实有许多话要说,所以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。对于他们说的沈朗都听得很仔细,一些重要的建议或意见还让沈三记录下来,等到回去之后仔细研究。

    因为沈朗知道,简单的拿来主义是要不得的。在明朝这块陌生的土地上,后世相当完善的大农庄机制,在跨越了近四百年的时空之后,会不会产生‘水土不服’呢?会不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,新的问题呢?从辩证的角度来看,答案是肯定的。所以就需要掌控者深入第一线,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做出对策。而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。

    半个时辰之后,沈朗已经得到了第一手资料。总的来说前景一片光明!改成了农庄之后,刨去开初的几天,现在都已经适应了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种利处也在逐渐显现。当然,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,沈朗会在考虑之后作出改进。

    期间还有人问道:“大少,你不是说有两样屯田的宝贝吗!现在一样已经看见了,那另一种宝贝啥时候来啊!”

    沈朗还未答话,老佃户已经假装生气道:“你啊,吃着碗里的就想着锅里的了,这是你该操心的吗!大少都有安排的。”可话是这样说,他的耳朵竖的比谁都高。

    沈朗见了微微一笑道:“大伙放心吧,一切我都有统筹安排。估计再有一个月吧。因为那件宝贝和肥田粉的使用方法不同,主要是作为追肥使用,所以要再过一个月,才是最佳的使用日期。”

    听了沈朗的解释,众人都恍然大悟。原来是时间还没到。同时他们又觉得新鲜,现在他们才知道,原来肥料也有不同,肥田粉是基肥,而另一样宝贝却是追肥。他们都觉得,沈朗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。相比于这些佃户的热情高涨,沈朗事情还有很多,不可能在此地逗留太久。在了解了需要知道的情况后,沈朗与那些佃户们一一话别,带着庞大的车队赶往下一处沈家的田地。于是同样的一幕陆续在上演!

    此后的日子里,沈朗重点关注肥田粉的生产。随着影响日益扩大,附近县城的骨头原料源源不断的涌来,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。甚至还有人专门做起了贩运的生意。

    这些组成了庞大的物流,源源不断的流进了沈氏老宅,而重新出来后,变成了一袋袋肥田粉。在满足了自家田地的需要之后,沈氏农器行的铺子里又多出了一样新鲜的货物——肥田粉。

    相对于水车和压水机而言,肥田粉看的人多,买的人少。因为水车和压水机的效果是直观可见的,肥田粉的效果比较缓慢。一般都要数月后才能看出效果。所以这段时间进货量远远大于出货量,在仓库中有越来越多的趋势。不过沈朗却是一点都不担心。人们只是还没有发现肥田粉的好处而已,等到尝到了甜头之后,有多少都不够卖的!

    又过了十几天,这一日,沈朗正带着沈大他们在几处地头查看。眼下的麦苗都像吃了补药似的猛长,沈朗他们正看得带劲呢。忽然一个家丁气喘吁吁的跑来道:“公子,老爷叫你马上回家,有急事找你呢——”